不同于“雪糕刺客”和“文具刺客”们单纯因为售价超出预期,而使消费者身心大受震撼,“称重刺客”往往都是明码标价,并且由消费者自己决定购买的具体分量。但是称重结算的金额仍然会大大超出消费者的预期。这种由自己一手酿成悲剧的消费体验,让大多数年轻人即使被“刺了一刀”,还是选择吃下哑巴亏。 年轻消费者频繁掉进“称重刺客”的陷阱,究竟是年轻人吃了“缺乏生活常识”的亏,还是商家有意为之?惊蛰研究所通过实地调查,了解到事情的真相。 一、“称重刺客”无处不在 惊蛰研究所走访发现,被网友称为“刺客”的店铺,大部分位于商业广场或购物中心,以独立店面和开放柜台为主。
这些店铺大都是用透明的容器装
盛着各种散装零食,其中以话梅类果脯蜜饯 乐队数据库 和糖果为主,容器的外壁贴着相应食品的价格标签。 虽都是明码标价,但这类零食商家对价格单位的标注与大众日常所认知的。惊蛰研究所随机走访了位于上海的“槑子君”“话话的梅梅”“甜甜梅梅”等多个品牌柜台时看到,价格标签均是按照g即“一两”为标准单位标注的单价。 洞察丨称重刺客盯上年轻人 *商场摊位上的价签/惊蛰研究所拍摄 此外,有的店铺还在价格上暗设玄机。
例如同一店铺、不同商品的
价格单位设置并不统一,部分价格较高的蜜饯 交媒体支付大大缩短了 标价以g即“半斤”为单位,单价元到元不等,而价格相对低的则以g即“一斤”为单位,单价元到7元不等。这导致一些顾客,在不仔细查看标签单位的情况下,可能会选择“标注价格”更低但“实际单价”更高的商品。 同时,因为采用非常规重量作为标价依据,消费者也存在对商品价格判断失误、实际消费超出预算范围的可能。惊蛰研究所在上海大融城商场实地走访时,一位刚购买完橡皮糖的消费者表示:“看着大都是十几元的标价,本以为购买半袋糖果只需要三四十元,结果结账一看要一百多元。
除了“标价陷阱有的店铺还疑
似存在强买强卖的现象。一些由店员称取商 买房B 品的门店,在消费者明确说明需要指定价格的商品时,商家会通过超量称取和现场推销的方式让实际金额超出消费者预算,并且不主动提醒消费者,直到扫码支付后消费者才意识到实际消费金额远高于自己的预期。 这类情况并非个例,在大众点评上搜索“蜜饯”,上海长宁区的蜜饯类店铺评价均不超过.分满分为分,许多消费者在评论中表示遇见了“刺客”,留下了“不停推销让人招架不住,还特地多倒”“太贵了,一颗糖要二十多元”等评价。